close

擁擠的迷宮城市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來到中和,他需要一點幽默感才能欣賞這座迷宮城市。

「這裡明明就叫民治街,也有一個中和農會,為什麼偏偏是永和呢?」從事文字工作的女駕駛,在崎嶇不平的馬路上,等過一個個紅燈,拿著行動電話氣呼呼地質問。她在這一帶找住在中和民治街的朋友,已經兩個多小時了,還是繞不出這一條條蚊香一樣的彎曲小路。

歡迎來到迷城中和。

不要說外地人,就連住在中和三十幾年的老住戶,都不一定摸得清中和的迷陣。一條馬路走到中間突然斷了,走著走著,猛然又在另外一條巷弄間復活,中和人自己都說,走馬路像在走八卦陣。外地人說中和的路,彷彿是有人隨手撒了一把麵條,煮太久遂糊成一團。

中和和鄰居永和,就跟攣生兄弟沒兩樣,很難分辨;對於很多人來說,雙和更像是連體嬰,連路名、街名都有一大半雷同,兩地都有中和路、永和路、中正路、中興街等等,家住板橋的計程車司機劉先生就不諱言,他在這一帶走了許多冤枉路,只要乘客說要到中和路,他都要仔細盤問:「是中和的中和路?還是永和的中和路?」

有趣的是,在中永和交界處,同一棟大樓左邊一側是掛中和門牌,右邊一側掛永和門牌,左邊住戶享受的福利,就沒有右邊住戶好(永和稅收比中和多)。「不想不奇怪,愈想愈糊塗,」在中永和交界開店的林老闆說,每次要對外人解釋都不知道怎麼說比較省力。

這倒不是雙和故意戰略模糊,因為兩地在日據時代同屬中和庄,光復之後,商業繁榮的永和要鬧獨立,終於在民國五十年脫離中和,兩地還在同年同月同日同時升格為縣轄市,雙方各自保留原已習慣的路名。以工業為主的中和,是紡織廠、印刷廠、電子工廠的大本營,工廠林立,自然顯得更紊亂。

讓外地人氣得跺腳的亂路,對中和人卻有一種說不出的溫馨。二十幾年前從雙溪搬來的復興國小老師吳恆毅,就很喜歡中和的曲曲折折,因為這些怪路保留了中和演變的軌跡。原本就學史地的吳恆毅曾經研究,中和的馬路很不一樣,並不是都市計畫學者坐在辦公室裡畫出來的,而是中和人走出來的,「原本是田間小路,長久走下來變成馬路,每一步都有人的感情,」經常帶學生到處走走認識中和的吳恆毅說。

中和就像是一塊發得太過的麵團,還來不及規劃,一下子就膨脹到現在的規模,成為台北縣人口第二多的鄉鎮。定居中和已有兩百四十多年的呂家後代、前任中和市長呂芳煙分析,數十年間中和從一萬多人口增加到現在的四十萬,大多都是中南部北上的移民,原本的都市計畫是以二十萬人居住最理想,想要重新規劃,都不知道該從何下手。

呂芳煙笑著說:「中和就像土地公,不會拒絕外地移民,才會這麼擁擠。」而面積才二十平方公里大的中和,也是全台灣土地公廟密度最高的地方,大大小小就有三、四十間。像是位在烘爐地的南山福德宮,就是全台灣最大的土地廟,「地位就像警察單位的警政署,」長得圓圓胖胖活像土地公的呂芳煙比喻。
想挑戰你的認路能力嗎?中和隨時候教。

資料來源:http://www.319.com.tw/village/villageDoc/15

中和區有兩處史前遺跡,分別是東側秀山區的尖山及西側員山區的員山子兩處,根據推測前者應是屬於圓山前期文化的系統,距今約3000-4200年間;後者文化橫跨了繩紋陶系統,距今約2000-4200年間。由此兩處史前文化遺址可得知,中和遠從遠古時期即有人在此定居。

文字記載中和區早期為原住民族凱達格蘭人(屬平埔族)所居住,分為「擺接」及「秀朗」(繡朗)兩社[6][7]。據考證,擺接社即今板橋區一帶及本區枋寮的西北地區;秀朗社即今秀朗、秀山兩里附近地區。至1642年(崇禎十五年)荷蘭人所製的戶口名冊,始有Chiron(秀朗)之記載,是為中和最早見諸文字的紀錄,但如何由圓山文化與繩紋陶文化的人種族群演變到凱達格蘭人則因資料不足而難以得知[8]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8%AD%E5%92%8C%E5%8D%80

 

 

 

1661年(南明永曆十五年,順治十八年),鄭成功佔領台灣後規置郡縣,北部台灣皆隸天興縣。1664年升天興縣為州,中和地區亦改隸天興州。1683年(永曆三十七年,清康熙二十二年),鄭氏政權滅亡,清廷重新規劃郡縣,以天興州舊北界,置諸羅縣,所以中和地區又改屬諸羅縣。在此之後,中和地區仍屬荒地,不見有漢人居住的記載;而後隨著郡縣幾次重劃,亦分別改隸過淡水廳淡水堡、擺接堡。直到1741年(清乾隆六年)來此開墾的人與日俱多,始有漢人村莊之記載。[9]

1859年(咸豐九年)九月七日漳泉械鬥,當日瓦嗂為械鬥爆發地,枋寮街大火,造成兩地村莊皆被毀。此事件乃因造成此地泉、漳兩族群之語言、信仰、習慣不同與利益衝突所造成的不合,械鬥之後影響甚久,曾有很長一段時間兩族群彼此視為世仇,互不來往、互不通婚、互不為友。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五月六日,日本馬關條約登陸臺灣。十一月十六日南勢角呂潮棟呂元典兩兄弟及鄉民約兩千餘人,聯絡台北地區各反日軍勢,約定在觀音山舉火為暗號,進攻台北城;但在網尾渡(今永和區中正橋下)為日軍所截擊,呂潮棟被捕後成仁,呂元典亦憂憤而亡死。日本為了報復,將南勢角一帶村莊悉數焚毀。

1920年,地方制度再次變革,取坑庄之首字、漳庄之次字,合稱中和庄,隸屬於臺北州海山郡,相當於現今的中永和地區。1945年日本戰敗歸還台灣後,當時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為避免接收時期行政可能會有銜接不上的現象,所以暫時依循原制以維持政務。

1946年地方制度改制,廢街庄為鄉鎮,當時本區人口數不及3萬人,依制稱「中和鄉」,隸台北縣海山區。1950年8月16日廢區,由台北縣直轄。自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之後,因中和鄉鄰近中央政府所在地──台北市,又將中和鄉劃入台北市民防空疏散地區,且此地房地產價格相對較為低廉,以致人口急速增加。其中尤以靠近台北市的龜崙蘭溪洲地區人口增加最為快速,於是分鄉設鎮之議遂起。

1958年4月1日,中和鄉分割出龜崙蘭溪洲地區的全部六個村及潭墘、秀朗地區各一個村,正式設鎮。初擬鎮名為中興鎮,但因與當時台灣省政府所在地之中興新村有同名之嫌,所以定名為永和鎮。不過由於某些村莊對於要屬中和鄉還是永和鎮的意見一直無法統合,以致於中和與永和之邊界直至1960年十月才確定,由縣政府派員會同雙方鄉鎮長及民政課長,於沿鄉鎮分界處豎立水泥樑柱以為界碑;自此中和、永和正式分治。[10]

 

分鄉設鎮後,中和鄉仍轄有枋寮、中原、平河、瓦磘、廟美、牛埔、灰磘、瑞穗、積穗、外南、內南、橫路、頂南、力行、安樂、秀山等十六村,總面積為19.71平方公里,共轄176鄰、4,619戶、23,312人[11]

其後因台灣經濟結構改變,農村人口逐漸向都市遷移,中和鄉距離台北市較近,人口因而快速增加,遂繼永和之後,變成台北市的衛星城市。1978年底,人口數已突破17萬,隔年一月一日依「台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改制為縣轄市。此後人口持續快速成長,至2001年底,人口數已超過40萬。目前已改制為市轄區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中和 台灣 319鄉
    全站熱搜

    一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